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題 - 主題教育貿法專題

主題教育貿法專題

主題教育專家講學 | 舒國滢教授莅臨“沈—馮法學名家講壇”作“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上的‘知識聯結難題’”講座

65日下午,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舒國滢教授莅臨我院馮法學名家講壇,為我院師生作“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上的‘知識聯結難題’”講座。澳门金莎院長梅夏英、副書記張莉、副院長馮輝、院長助理孔祥穩、熊光清教授、楊貝副教授、鄭海平副教授等教師代表,學院本研各年級學生,以及正在我院參加司法部涉外律師人才高級研修班的學員參加了本次講座。

舒國滢教授系中國政法大學二級教授、錢端升A層次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哲學、法學方法論、法美學、法律論證理論。代表作有《法學的知識譜系》《在法律的邊緣》《思如浮萍》《法學方法論問題研究》《法哲學沉思錄》等。

講座由梅夏英院長主持。梅夏英對舒國滢教授的莅臨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由衷的感謝,向師生們介紹了舒國滢教授著作等身的學術成就和傑出的社會影響力。

舒國滢教授本次講座的主題是“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上的‘知識聯結難題’”。舒國滢教授認為,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上的“知識聯結難題”已經成為了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上的最大阻礙。中國法制有一個從傳統到現代轉型的現代化問題;中國要實行現代化,不可能直接依靠傳統中國未經過任何轉型或更新的舊法制來達到目标,借助傳統的舊法制不可能使中國社會“自然進化”為現代法治社會。此外,中國法制現代化存在着一個實現現代法治的“理想圖景”或“理想目标”,這一問題是實踐性的,于“中國”這樣一個準備“計劃”投身于現代法治建設的“内在參與者”必須從實踐層面尋找到一種切合其自身“國情”的法治“圖景”或“目标”。而清末以來中國發生的一系列特殊的曆史事件,導緻了中國法學學問傳統發生了兩次斷裂,上述“理想圖景”或“理想目标”在某些曆史階段并未實現,故而存在所謂的“法制現代化被延誤”現象。因此,當傳統中國的舊法制作為一個制度體系失去了直接作為晚近中國社會現代化的合法性基礎并作為聯結橋梁後,如何走現代法治之路,尋找既切合中國實際又符合實踐理想的法制現代化方案就變成了中國平順地完成由古代農耕文明社會向現代商工文明社會的轉型,并融入現代世界體系的一個重大而迫切的曆史任務。

舒國滢教授強調,隻有基于正确的或适當的知識才有可能找到可欲的法制現代化之路。而有關中國法制現代化的議題,至少有六類知識是值得重視的:第一是域外世界以“内部參與者”角色所形成的有關其各自曆史上和當下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之自我認知的知識;第二是域外世界中一些後發國家或地區“外部觀察者”或者有時以“内部參與者”角色對于其曾經作為“模範”對象移植而來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之認知的知識;第三是域外世界作為“外部觀察者”對于中國曆史上和當下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知識;第四是中國作為外部觀察者對于域外世界上和當下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知識;第五是中國作為内部參與者對于中國自己曆史上和當下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知識;第六是中國既作為外部觀察者、也作為内部參與者,對作為整體政治-社會單位的世界的法律制度的知識。

舒國滢教授講解了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中破解“知識聯結難題”所需要的智識條件。舒國滢教授認為,對于中國當下及未來法治發展而言,法制現代化道路的重啟無疑是一個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均具有重要影響的大事件。但是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的重啟本身并不能用制度實踐的行動方針直接解決諸種知識之間的聯結難題。在當代世界,中國除了有“經濟入世”“法律入世”等問題外,還有一個“知識入世”問題。舒國滢教授還通過介紹德國法學界的“薩維尼問題”,生動地說明了法學上的“知識聯結難題”并非完全無解,但要取得這種成功确實也需要具備一些可能的智識條件的道理。舒國滢教授認為,破解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上的知識聯結難題,需要法學家群體内部形成一種法學,以及在方法論上具有更新與建構體系的理論自覺與集體沖動,需要不同代際的學者心無旁骛、潛心供奉“天職”般在法學上持續努力用功作業,還需要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界的學術貢獻,在世界觀、方法論、概念論和文獻學上對法學的支持。

随後,楊貝副教授對舒國滢教授的講座發表感想,并再次感謝舒國滢教授的莅臨。在提問環節,舒國滢教授也與參會師生進行了充分的讨論和交流。本次講座在與會師生的熱烈掌聲和對舒國滢教授的感謝中圓滿結束。

Baidu
sogou